近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部、商務部等11部門聯合出臺《關于推動物流服務質量提升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本土物流企業集團和知名物流服務品牌,樹立并強化“中國物流”優質服務形象。
重點任務:一是強化物流企業服務質量意識。企業要堅持優質優價、以質定價,培育以服務質量、標準、品牌、效率為核心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建立物流服務質量指標體系。以大型生產企業物流管理關鍵績效指標為藍本,研究建立涵蓋物流服務及時率、準確率、破損率、投訴率、顧客滿意度以及增值服務水平、服務保障能力、客戶體驗等各方面的物流服務質量綜合評價體系。
三是健全物流服務質量標準體系。開展重點領域物流服務標準研究與制定,加強電子報文數據標準等物流信息標準制修訂工作;支持重點物流企業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修訂,大力培育發展物流團體標準,探索建立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推動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
四是積極探索物流服務質量認證。建立健全物流業認證認可體系,重點在電子商務物流、物流園區和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工程等方面推進認證制度的建立和實施。
五是完善物流服務質量誠信體系。加強對物流企業失信行為的抽查檢查,建立物流企業信用記錄,并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將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列入黑名單并實施聯合懲戒措施,各政府部門將履職過程中對物流企業做出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予以公示。
六是實施“服務標桿”引領計劃。遴選一批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服務質量優、商業模式領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物流龍頭企業,總結推廣其先進服務模式、服務質量指標及質量管理方法,引導物流行業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培育一批物流服務標桿試點單位,帶動物流企業特別是中小物流企業服務質量水平提升。
七是打造中國物流知名品牌。支持優秀物流企業申報中國質量獎及各級政府質量獎,在實施激勵政策及各類質量先進單位表彰時,對服務質量好、品牌影響大、獲得服務認證的物流企業予以優先考慮。
八是創新物流服務模式。支持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依托自身優勢,建立跨行業、跨地區的企業聯盟,創新供應鏈模式,推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聯動發展,為上下游產業和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物流服務。
九是加大物流企業培育輔導力度。鼓勵行業協會、咨詢機構等專業第三方組織開展企業培育輔導,進一步完善政府推動、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物流服務質量提升機制。
《意見》要求,各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按照職責分工,加強統籌規劃,健全協調機制,齊抓共管,良性聯動,探索建立推動物流服務質量提升的長效工作機制,推動形成跨部門的政策協同效應和工作合力。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抓好工作落實,相關情況納入省級人民政府質量工作考核。